新闻文章 - 昆虫知识
- 【虫谱大观】 叉襀 (襀翅目 Plecoptera 叉襀科 Nemouridae )
【虫谱大观】 叉襀 (襀翅目 Plecoptera 叉襀科 Nemouridae ) 2014-05-25 张巍巍 昆虫记 叉襀科 Nemouridae l 体小型,一般不超过15mm; l 通常褐色...
- 【虫谱大观】 白蚁科 Termitidae (等翅目 Isoptera)
【虫谱大观】 白蚁科 Termitidae (等翅目 Isoptera) 2014-05-23 张巍巍 昆虫记 白蚁科 Termitidae l 前胸背板窄于头部; l 尾须1-2节; l 兵蚁头部...
- 【虫谱大观】石蛃目 Microcoryphia
【虫谱大观】石蛃目 Microcoryphia 2014-05-20 张巍巍 昆虫记 石蛃目 Microcoryphia 胸背侧拱石蛃目,单眼一对复眼突; 阴湿生境植食性,快爬善跳岩上住。 ...
- 【虫谱大观】小蜉科Ephemerell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
【虫谱大观】小蜉科Ephemerell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 2014-05-18 张巍巍 昆虫记 小蜉科Ephemerellidae l 体色一般为红色或褐色; l 复眼上半部红色,下半部黑色...
- 【虫谱大观】 襀翅虫 (襀翅目 Pleeoptora 襀科 Perlidae )
【虫谱大观】 襀翅虫 (襀翅目 Pleeoptora 襀科 Perlidae ) 2014-05-16 张巍巍 昆虫记 襀科 Perlidae l 体小至大型; l 体色多为浅黄色...
- 【虫谱大观】色蟌科Calopterygidae(蜻蜓目Odonata 束翅亚目Zygoptera)
【虫谱大观】 色蟌科 Calopterygidae (蜻蜓目 Odonata 束翅亚目 Zygoptera ) 2014-05-14 张巍巍 昆虫记 色蟌科 Calopterygidae l 体大型...
- 【虫谱大观】 卷襀 (襀翅目 Plecoptora 卷襀科 Leuctridae)
【虫谱大观】 卷襀 (襀翅目 Plecoptora 卷襀科 Leuctridae) 2014-05-12 张巍巍 昆虫记 卷襀科 Leuctridae l 体小型,一般不超过10mm; l 浅褐至黑褐...
- 【虫谱大观】 网襀 (襀翅目 Pleeoptora 网襀科 Perlodidae )
【虫谱大观】 网襀 (襀翅目 Pleeoptora 网襀科 Perlodidae ) 2014-05-10 张巍巍 昆虫记 网襀科 Perlodidae l 体小至大型; l 绿色、黄...
- 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(蜻蜓目Odonata差翅亚目Anisoptera)
【虫谱大观】 大蜓科 Cordulegasteridae (蜻蜓目 Odonata 差翅亚目Anisoptera ) 2014-05-08 张巍巍 昆虫记 大蜓科 Cordulegasteridae ...
- 【虫谱大观】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
【虫谱大观】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 2014-05-06 张巍巍 昆虫记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l 虫体一般在10mm以下; ...
关闭
关闭

关注微信昆虫记

蜉蝣科 Ephemer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
虫谱大观
蜉蝣科 Ephemeridae l 大型蜉蝣; l 复眼黑色,大而明显; l 翅面常具棕褐色斑纹; l 3根尾丝。 蜉蝣属Ephemera的一种,雌性成虫的复眼较小。 蜉蝣属Ephemera的一种,雄性成虫的复眼较大。 蜉蝣属Ephemera的亚成虫,翅膀不透明,外缘可明显看到缘毛。 本条微信内容节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《昆虫家谱--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》(张巍巍 著)一书,版权所有,请勿盗用。

原蟌科 Protoneuridae (蜻蜓目 Odonata 束翅亚目 Zygoptera )
虫谱大观
原蟌科 Protoneuridae l 小型豆娘,体细长; l 通常黑色,具蓝色斑纹; l 翅窄长。 乌微桥原蟌 Prodasineura autumnalis栖息南方于挺水植物生长茂盛的池塘湖泊。 本条微信内容节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《昆虫家谱--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》(张巍巍 著)一书,版权所有,请勿盗用。

河花蜉科 Potamanth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
虫谱大观
河花蜉科 Potamanthidae l 大型种类; l 后翅具明显的前缘突; l 前后翅常具鲜艳的斑纹; l 三根尾丝。 黄河花蜉 Potamanthus luteus栖息于我国东北三省山区河水缓流环境。图为其亚成虫雄性,翅面淡黄略显朦胧。 (王江 摄) 本条微信内容节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《昆虫家谱--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》(张巍巍 著)一书,版权所有,请勿盗用。

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
虫书推介
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 主编: 张巍巍 / 李元胜 出版社: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: 2011-4 页数: 691 定价: 398.00元 装帧: 精装 ISBN: 9787562459224 《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》系百名中国昆虫分类学家、生态摄影师5年合作的结晶。本书通过大量野外生态照片以及识别特征、生活习性、分布地区的描述,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六足总纲3纲29目2200多种昆虫。作为国内目前最全面的昆虫物种生态图鉴,本书不仅呈现了昆虫分类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,是极有价值的生物工具书,还以大量珍贵照片充分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奇美,适合昆虫学研究者、昆虫爱好者、自然摄影爱好者等一切热爱自然的朋友们欣赏和收藏。

伪蜻科 Corduliidae (蜻蜓目 Odonata 差翅亚目Anisoptera )
虫谱大观
伪蜻科 Corduliidae l 身体中等大小至大型; l 多数种类有金属蓝色或绿色; l 头部在背面观两眼互相接触一段较长的距离; l 前后翅三角室形状不同; l 足通常较长。 闪蓝丽大蜻 Epophthalmia elegans,常见的大型蜻蜓,喜欢在池塘或湖泊等静态水域飞行。

土衣鱼科Nicoletiidae (衣鱼目 Zygentoma)
虫谱大观
土衣鱼科Nicoletiidae l 无单眼和复眼; l 多数种类体表无鳞片; l 土壤中生活。 久保田螱形土衣鱼 Nipponatelura kubotai是少数带有鳞片的土衣鱼种类,头胸部稍宽,腹部渐细,尾须较短。生活在土壤枯枝落叶中。已知分布于云南梅里雪山和日本。

蜓科 Aeschnidae (蜻蜓目 Odonata 差翅亚目Anisoptera )
虫谱大观
蜓科 Aeschnidae l 体大型至甚大型; l 头部在背观,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直线; l 前后翅三角室形状相似。 斑伟蜓 Anax guttatus是分布于华南地区的一种大型蜻蜓。 琉璃蜓Aeshna nigroflava的雌虫正抓住水中生长的草叶,将腹部伸到水下,划破草的表皮,并在上面产卵。 琉璃蜓Aeshna nigroflava雌虫产下的卵。 佩蜓 Periaeschna sp.的稚虫 本条微信内容节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《昆虫家谱--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》(张巍巍 著)一书,版权所有,请勿盗用。

四节蜉科 Baetidae (蜉蝣目 Ephemeroptera)
虫谱大观
四节蜉科 Baetidae l 复眼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,上半部分成锥状突起,桔红色或红色;下半部分圆形,黑色; l 在相邻纵脉间的翅缘部具典型的1或2根缘闰脉; l 后翅极小或缺如; l 两根尾丝。 假二翅蜉 Pseudocloeon sp.完全没有后翅,前翅相邻纵脉间翅缘部的缘闰脉为两条。 四节蜉 Baetis sp. 的雄性成虫后翅卵圆状。 四节蜉 Baetis sp. 的雌性成虫。 四节蜉科的稚虫形状通常像一条小鱼,身体呈流线型,触角长。

丝蟌科 Lestidae (蜻蜓目 Odonata 束翅亚目 Zygoptera )
虫谱大观
丝蟌科 Lestidae l 中等大小豆娘; l 身体细长; l 停息时翅常开展,甚少翅折叠在体背。 日本尾丝蟌 Lestes japonicus栖息于华南和西南挺水植物较多的池沼环境。图为雄虫。 连结状态下的的丝蟌Lestes sp.

石蛃科 Machilidae (石蛃目 Microcoryphia)
虫谱大观
石蛃目 Microcoryphia 石蛃目是较原始的小型昆虫,因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,俗名石蛃,原与衣鱼同属于缨尾目Thysanura,但在现代的昆虫分类系统中,因两者在系统发育上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,已经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目,即石蛃目和衣鱼目Zygentoma。到目前为止,石蛃目共2科65属约500种,其中石蛃科,约46属335种。目前已知的中国石蛃种类均属于石蛃科,共有8属27种。 石蛃为表变态。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习性方面非常相似,主要区别在于大小和性成熟度。 石蛃适应能力强,全世界广泛分布,与湿度的关系密切,多喜阴暗,少数种类可以在海拔4 0 0 0多米的阴暗潮湿的岩石缝隙中生存。一般生活在地表,生境非常多样,可生活在枯枝落叶丛的地表,或树皮的缝隙中,或岩石的缝隙中,或在阴暗潮湿的苔藓地衣表面等。其许多类群为石生性或者为亚石生性,在海边的岩石上也发现有石蛃。石蛃目昆虫食性广泛,以植食性为主,如腐败的枯枝落叶、苔藓、地衣、藻类、菌类等,少数种类取食动物性产品。 主要特征: l 体小型,体长通常在15 mm以下; l 近纺锤形,类似衣鱼但有点呈圆柱形,胸部较粗而向背方拱起; l 体表一般密披不同形状的鳞片,有金属光泽; l 体色多为棕褐色,有的背部有黑白花斑; l 有单眼,复眼大,左右眼在体中线处相接,但有个别愈合不全; l 触角长,丝状; l 口器咀嚼式; l 无翅; l 腹部分11节,第2—9节有成对的刺突,有3根多节尾须,中尾丝长。 常见科介绍: 石蛃科 Machilidae l 虫体背侧拱起较高; l 复眼大而圆; l 第三胸足具针突; l 腹板发达。 异蛃Allopsontus sp. 海南跳蛃 Pedetontus hainanensis 本条微信内容节选自重庆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《昆虫家谱--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》(张巍巍 著)一书,版权所有,请勿盗用。(欢迎直接转发此微信)

波罗的海琥珀中的石蛃
虫来如此
石蛃目是较原始的小型昆虫,因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,俗名石蛃,原与衣鱼同属于缨尾目Thysanura,但在现代的昆虫分类系统中,因两者在系统发育上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,已经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目,即石蛃目和衣鱼目Zygentoma。到目前为止,石蛃目共2科65属约500种,其中石蛃科,约46属335种。目前已知的中国石蛃种类均属于石蛃科,共有8属27种。 石蛃为表变态。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习性方面非常相似,主要区别在于大小和性成熟度。 石蛃适应能力强,全世界广泛分布,与湿度的关系密切,多喜阴暗,少数种类可以在海拔4 0 0 0多米的阴暗潮湿的岩石缝隙中生存。一般生活在地表,生境非常多样,可生活在枯枝落叶丛的地表,或树皮的缝隙中,或岩石的缝隙中,或在阴暗潮湿的苔藓地衣表面等。其许多类群为石生性或者为亚石生性,在海边的岩石上也发现有石蛃。石蛃目昆虫食性广泛,以植食性为主,如腐败的枯枝落叶、苔藓、地衣、藻类、菌类等,少数种类取食动物性产品。 波罗的海琥珀中的石蛃化石种类相对较多,有将近20种。均属于石炳科。 (照片源于网络)
重庆野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